老人飲食保健 * 1
營養師--柯玉珍 成大醫院
中老年期易發生的疾病
* 糖尿病
* 肥胖
* 高血壓
* 心血管疾病
* 骨質疏鬆症
* 癌症
糖 尿 病
糖尿病主人翁:
遺傳
肥胖
曾經生產過重嬰兒的母親
年齡超過四十歲以上
糖尿病病徵:
‧多尿或小便頻密
‧容易疲倦
‧經常口渴
‧食量大增和容易飢餓
‧體重減輕
‧皮膚或陰部痕癢
‧傷口較難癒合
‧視力模糊
小心注意:部份患者並沒有明顯病徵。
糖尿病的併發症:
若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理,長期血糖過高,
可引致下列器官出現嚴重問題:
(一)心 臟:冠狀動脈栓塞,心絞痛,甚或死亡
(二)腦 部:腦血管栓塞,中風。
(三)腳 部:下肢血管栓塞,神經線衰褪,皮膚潰瘍,
嚴重者需要接受截肢手術,切除患病的
肢體。
(四)眼 睛: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眼底出血引致失明。
(五)腎 臟:蛋白尿,水腫,腎衰竭,最終可能需要洗腎治療。
(六)性無能:(男性)。
‧多尿或小便頻密
‧容易疲倦
‧經常口渴
‧食量大增和容易飢餓
‧體重減輕
‧皮膚或陰部痕癢
‧傷口較難癒合
‧視力模糊
小心注意:部份患者並沒有明顯病徵。
糖尿病的併發症:
若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理,長期血糖過高,
可引致下列器官出現嚴重問題:
(一)心 臟:冠狀動脈栓塞,心絞痛,甚或死亡
(二)腦 部:腦血管栓塞,中風。
(三)腳 部:下肢血管栓塞,神經線衰褪,皮膚潰瘍,
嚴重者需要接受截肢手術,切除患病的
肢體。
(四)眼 睛: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眼底出血引致失明。
(五)腎 臟:蛋白尿,水腫,腎衰竭,最終可能需要洗腎治療。
(六)性無能:(男性)。
血糖過低現象:
手震、飢餓、頭暈、出汗、顫抖、軟弱無力、面色蒼白、
舌或唇麻木、遲鈍、脾氣改變。
後果做成精神錯亂,動作和言語不清及昏迷等。
血糖過低處理法:
患者必須立刻服食一些容易吸收的糖類食物:
(1)方糖兩粒.
(2)果汁半杯.
(3)可樂半杯.
(4)牛奶一杯.
(5)蜂蜜二茶匙.
如果十分鐘後症狀仍未改善,可再重複吃一次.當
不適的症狀消失後,應儘速進食正餐或點心,以防
再次血糖下降;若低血糖反應持續,應立即求醫.
若患者意識不清,切勿進食,應立即送醫求治.
.低血糖的預防方法
1.飲食要定時且定量.
2.不可空腹去運動;也不可因太疲倦睡覺而延誤進食
時間太久.
3.要長時間或大量運動之前,需進食點心,如土司一
片或水果一份.
4.口服降血糖藥需在餐前或飯後立即服用,不可相隔
太久的時間.
5.胰島素注射劑量要正確,注射後半小時應進食.
6.隨身攜帶方糖或代用糖片,以備全身無力,冒冷汗
,血糖降低時服用.
7.當發生低血糖之後,應分析原因,了解自己的?警
示癥兆?,及早處理,並避免再次發生低血糖.
8.經常測量血糖.
9.隨身攜帶識別卡,以備在外面發生併發症時,可以
得到即時,適當的治療.
血糖過高現象:
‧小便頻密或多尿
‧劇渴
‧容易疲倦
‧視力模糊
‧神智不清
‧嘔吐、食慾不振
後果會引致昏迷情況出現。
.高血糖的處理
1.注意保暖.
2.多攝取水份.
3.立即就醫.
.高血糖的預防
1.不可任意停藥.
2.按醫護人員及營養師的指示進食.
3.平日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常檢查血糖值.
4.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防感染.
5.如有惡心,嘔吐或發燒時,不可任意停藥,
應立即求醫診治.
6.找出高血糖發生之原因,避免下次再發生.
糖尿病飲食原則
1. 定時定量進食
2. 飲食均衡
3. 保持標準體重 禁止進食高糖份食物
4. 少糖 少油 少鹽
5. 選用高纖維食物
6. 少酒戒煙
糖尿病飲食原則 (台大醫院營養部 陳慧君營養師 )
其實糖尿病飲食並不是一種特殊飲食,而是健康飲食,正常人也可吃。
只要您能掌握下列飲食原則,也能跟一般人一樣快快樂樂享受吃的樂趣。
1. 維持體重在理想或合理的範圍:肥胖的病人,應改變飲食習慣及
修正飲食行為,使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使血糖、血壓及血脂肪
盡可能維持於正常值內。
2.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食物分為奶纇、蔬菜類、五榖根莖澱粉纇、
蛋豆魚肉類、水果、油脂類六大類。
每類食物的營養成分都不同,唯有廣泛攝取各類食物,才能達到截長補短
,獲得均衡營養效果。
但很多病人得知有糖尿病後,就開始限制自己不能吃太多主食類,
這是錯誤的觀念。醣類是身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且可提供飽足感。
若不吃主食類的食物,較不易感到飽足感,反而會攝取較多的肉類或
其他食物,造成飲食不均衡。
3. 定時定量:飲食中含醣食物(主食類、水果、牛奶)攝取之份量和
時間會影響血糖值的變化,所以遵守與營養師協商訂出的飲食計劃,
是良好血糖控制之基本原則。
4. 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纖維質會延緩食物的消化及營養的吸收,
進而減緩醣類的吸收。纖維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全穀類、蔬菜類、
未加工豆類及水果類。
每日飲食基本上需攝取3 份蔬菜和2 份水果。除了蔬菜類外,
全穀類和水果因每份含醣較多,需按照飲食計劃來食用。
另外,平常也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來增加纖維質攝取,例如:
白米飯改為五穀飯、燕麥粥取代白吐司、紅燒黃豆蒟蒻取代滷豆腐等。
5. 食物烹調以清淡、低油為原則:糖尿病患者因新陳代謝混亂,
會影響血脂肪控制。所以烹調時宜多選用水煮、清蒸、涼拌、清燉、
烤、燒、滷等方法,避免油炸、油煎、油炒及油酥等高脂食物。
另外,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類、蛋黃、魚卵等,也應減少攝取。
6. 避免過鹹食物,應以新鮮食物為攝取原則。
可用檸檬、醋、胡椒粉、五香、咖哩粉、八角、花椒等調味品來增加
食物的美味,減少鹽份攝取。
7. 減少含糖的烹調方法:如糖醋、茄汁、蜜汁、醋溜等方法,
8. 一些含糖食物或零食應儘量避免,如:蛋糕、甜甜圈、餅乾、冰淇淋、
果凍、加糖飲料、果汁、糖果。以往認為含糖食物必須嚴禁,
目前對醣類的看法已不同。
不管醣類的來源,只要醣類攝取總克數與建議量相同即可。
換句話說,糖尿病人偶爾也可吃甜食,只要與含醣食物相互代換。
但這類含糖食物或零食除了提供熱量、醣和脂肪外,其他營養素
含量不高,所以不適合取代大部分主食和水果的醣類來源。
若真的要吃時,應請教營養師如何代換醣類。
9. 肚子餓或吃不飽時可選擇低熱量食物,既可填飽肚子,又具有滿足感。
可隨意攝取的食物,如蔬菜、大蕃茄、,無糖的咖啡及茶、無糖做的果凍
、洋菜、愛玉、仙草、蒟蒻、白木耳等低熱量食物。
10.酒:體重控制良好的病人,可適量喝酒,
每天應小於2 個酒精當量(80 毫升白蘭地或兩罐啤酒(360 毫升/罐))。
但喝酒時,須注意由酒精獲得的熱量,其與脂肪是互為代換。
也就是說,如果喝了360 毫升的啤酒,烹調用油就應減少2 茶匙,
相當於90 大卡熱量(10 公克脂肪)。如果血液三酸甘油脂值偏高或
肥胖者,則不適合喝酒。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及胰島素注射的病人,
嚴禁空腹喝酒,以減少低血糖發生的危險。
11.外食:懂得自我節制,少選擇可以吃到飽的餐廳。
用餐前,先熟悉牢記自己可吃的食物份量和種類,並儘量選擇低油及
清淡的食物。另外注意藥物作用時間與吃飯時間的配合,
這樣您就可以輕輕鬆鬆在外享用一餐。
12.運動:常規運動對於糖尿病的控制也很重要。
每週維持3 至5 次,最好搭配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