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po96122/1384175150-2364154753.jpg)
「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像別人的孩子那麼乖、那麼懂事?」、
「我到底該怎麼教小孩呢?」。
在高雄市兒童青少年與家庭諮商中心經常會有父母表示自己的孩子很難教,
或者已經教了很多次還是沒用,又或者已經打罵了,
但成效不彰,父母常會納悶,除了對孩子懲罰及說教外,還有什麼撇步?
面對很盧又講不聽的孩子,兒諮中心表示打罵是下下策,
有時反而造成親子衝突更嚴重,其實父母可以用一種稱為『設限』的方法
來影響孩子的言行,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步:說出孩子的感受、想法、期待、及需求
說出孩子的感受或想法,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了解與接納的。
例如:「我知道你覺得很生氣,很想要打人」、
「我知道你想要用大叫的方式讓我聽你說話」、
「我知道你覺得這樣很好玩」、
「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要買這個東西」。
第二步 說出限制
以明確、清楚、具體、肯定的方式說出限制,
因為模糊不清的限制會讓孩子感到困惑,且不知如何遵守。
例如:「你不能夠打弟弟」、「在這裡你不能大叫」、「這不是拿來玩的」
、「在你錢還沒有存夠以前,不能吵著買玩具」。
第三步 提供另外可行的方法
孩子常常不知道還有其他的方式也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提供一些替代的方法供孩子選擇使用,
一方面滿足孩子表達內在的需求與感受,
另方面也能讓孩子學習選擇適當的方式。
例如:「你可以把你的生氣發洩在枕頭上」、
「你可以拉拉我的手,這樣我就知道你有話跟我說」、
「如果你要玩,你可以拿這個」、
「你可以把每天的零用錢存起來,這樣下個月就可以買這個玩具了」。
要想改變孩子的行為並不容易,就如同習慣的養成一樣,需要一些時間的累積。
在設限時,孩子常會想要打破這些限制,並且不斷試探父母的界線,
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更多點耐心,堅定的態度尤其重要。
提醒父母別太快放棄,通常設限的使用是需要一些堅持的,
有時候是需要重複上述三步驟兩到三次才會看到成效。
文/ 盧宜蔓諮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