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健康活著更珍貴的事了。
現在的我學會珍惜每一天,覺得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這是罹患乳癌完成療程兩年後給我的覺悟。──梁瓊白
一直以來,作者總是予人女強人的形象,其實是性格上嚴重的壓抑,
以致遇到事情只會咬牙苦撐也不尋求外援,
就連遇上這樣的病痛也以為可以自己承擔,其實天知道,
她極端的沒信心,那種無助感常常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著她的耐力。
形之於外的強勢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懦弱,武裝自己的恐懼,
鎮定自己的無助,因為她知道自己一路走來都沒有僥倖,
因此非得如此戰戰兢兢、誠惶誠恐不可,
也因此形成許多無形的枷鎖一道又一道的往自己身上加,
而當生命經歷了如此巨大的波折時,她才頓悟生命是如此脆弱,永恆是那麼抽象。
三十年來背負著「資深美食家」、「烹調料理達人」的盛名,
但得到癌症之後「該怎麼吃?能怎麼吃?不能吃什麼?」等等疑問,
的確讓罹癌初期的我很苦惱、也是一大考驗。
放眼坊間許多癌症防治相關的飲食書籍,
因為作者各自信仰——中醫、西醫,甚至認同自然醫學,
有所謂吃西藥不如吃中藥、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吃營養補充品;
更甚者,吃肉不如吃素、吃素不如吃有機(生機)…等飲食指南,
但就我而言,我接受正統西醫的治療,也遵守癌症醫護專業同仁的飲食原則,
拜讀諸多專家、營養師規劃的癌症飲食書,
心得是:指南歸指南、原則歸原則,
讀者照單全收照著烹調的結果──不好吃、沒食慾、擔心缺乏營養素、
怕體質太寒…等而耽誤療程、影響療程、甚至放棄治療、
急病亂投醫的聽信偏方食療等等,更不利於健康。
想想罹患癌症帶來的不適症狀已經夠讓人難受了,
明知該補充營養來對抗癌細胞,
也想乖乖配合清淡、少油,多補充蛋白質的飲食原則,
可惜缺乏專家傳授飲食清淡,
也能讓癌症病患吃得下、有好體力來對抗癌細胞的美味食譜,
反倒促使罹癌之後的我更有同理心,
因此下定決心把大半輩子專研美食料理的精神拿出來,
與病友分享我在治療期間配合醫囑得出的烹調心得──
縱使得到癌症,只要請家人協助下廚或者讓會做菜的自己在體力許可下,
只要掌握住烹調要領,依然可以滿足口欲,可以吃得下、吃得營養與健康,
罹癌也可享受美食!
另外,作者無預警得知罹患乳癌,面對突如其來一邊乳房被切除、
嚴重掉髮到稀稀疏疏的模樣,這兩項所謂女人最在乎的「外在美」,
縱使對於「祖母級」熟齡女性如她,同樣得花時間去適應……!
然而,作者卻意外發現戴假髮也有好處,那段期間她曾經出國兩次,
之前出國最煩惱的就是頭髮問題,因為長期染髮的關係,
髮質變得毫無彈性,不管美髮師幫她梳了多麼好看的髮型,
又噴上多少髮膠定型,可是只要睡過一晚就變型,再過兩天簡直就一團糟!
戴假髮後,只要在睡前取下它,出門再戴上,永遠都有形有款的,
不說不會有人發現,真的很方便。 本書收錄了梁老師罹癌抗癌的人生故事,並將其罹癌治療調養期間, 嚴格遵守少油、少鹽、少糖、少煎炸原則、嚴選食材、簡單烹調, 就能增進食慾、補充營養、儲備好體力抗癌, 也能享受美食的秘訣分享給讀者。 此外,還特別邀請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乳癌權威陳啟明醫師, 協助審定與增訂內文中有關乳癌病患就醫、檢察、診治、預防、 自我或家人照護等正確醫學常識與觀念釐清。 讓讀者在閱讀中也能獲得最正確的乳癌醫學常識。
「丟掉癌症的包袱、坦然面對,學會放鬆、放慢與放開,用平常心過日子,
雲淡風輕,快樂度過今後的每一天!」──梁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