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裡發燒怎麼辦?
發燒是家長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小寶寶患了病,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發燒。
發燒很容易被察覺,父母的注意力也很自然的被它吸引,尤其當體溫升的比較高時,
家長的緊張度也隨著升高,家長的情緒可以說是隨著體溫的上下而起伏。
小叮嚀:溫度的高低並不能表示得病的輕重,照顧寶寶生病時,
最重要的是要找出真正造成發燒的原因,才能下正確的診斷。
發燒會燒壞腦子嗎?
人的腦子不是那樣脆弱的,例如我們所洗三溫暖、蒸汽浴、或是洗溫泉,
溫度不是都遠超過攝氏四、五十度以上,比我們人體最高發燒的溫度還高嗎?
但是腦子也不會壞,對不對?所以人腦對於熱的耐性是很強的,
發燒只是會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一般而言,至少要攝氏四十二度以上才開始造成
腦子功能受到擾亂,退燒了以後又會恢復正常。
但是如果是如果所得的疾病是腦子本身的問題,例如腦炎、腦膜炎等,
則不需要燒的多高,腦子己經壞了。所以醫師在處理發燒時的重點,
是要分別發燒的原因是甚麼?對症治療,而不是急著退燒。
先了解孩子的正常體溫
每一個人的體溫在一天之中都是隨時間而波動的,
要知道嬰幼兒是否有發燒就必需先測得他的正常體溫,有一個比較的基礎。
現在用耳溫槍來測體溫,非常快又方便,而且不會令小寶寶不舒服,
家長不妨平日在早起時、中午、睡前各為寶寶記錄一次體溫,連續做三、五日,
有了這個標準之後,就很容易知道甚麼時候的體溫是不正常了。
突然發燒怎麼辦?
最常造成發燒的是感冒,如果在家中小寶寶突然出現發燒的症狀,
家長要如何分辨是甚麼原因引起?
尤其在夜裡需要不需要立刻送醫呢?
一般而言,除了發燒以外,要看同時有沒有別的症狀出現;
如果同時有咳嗽、流鼻涕、痰等這一類的標準症狀,
當然最可能發燒的原因就是一般的感冒,即使有四十度的高燒,父母還是不用擔心,
如果不是腦炎、腦膜炎等疾病,只是感冒,發燒是不會傷到腦子的,
此外,家中若有退燒葯,不論口服劑或肛門塞劑都可以先給他使用,
如果家中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用冰枕或溫水拭浴幫他先退燒,
第二天上午再去看醫生就可以了。
如果小於三歲以下的小朋友,因突發的高燒而引起抽筋,請家長不必過度擔心,
因為發燒引起的抽筋並不影響小寶寶的腦子。
短暫的抽筋現象,只是表示小寶寶還小,腦細胞還沒有發育好,
容易在高燒的時候因為腦神經細胞之間的「漏電現象」而引起抽筋。
長大了以後自然就沒有這種現象了。
所以三歲以下的小寶寶忽然發燒時,建議也是先用各種方法幫他退燒,
如果萬一有了抽筋的現象時,家長也不要太慌亂,
只要先用筷子或湯匙外纏紗布放入牙齒間,並且把口鼻內的口水、鼻涕、嘔吐物清乾淨,
保持寶寶呼吸道的通暢就可以。
不必在意送醫的時間相差一點,因為在醫學上不會因為只相差這段短時間而影響到治療,
造成嚴重的後果。
為甚麼有些小寶寶發燒會抽筋呢?
這是三歲以下的小寶寶一個特殊現象,寶寶在三歲以前,
因為腦細胞的髓鞘(細胞外緣那一層類似電線外皮的絕緣層)還沒有發育好;
當寶寶發燒時,腦細胞所發出的訊息會有亂傳的現象,而形成抽筋(痙攣),
一般在醫學上稱之為「發燒性痙攣」。
這種短暫的現象是不會將來影響到小寶寶小寶寶的智力或身體發育的。
一般如果家長擔心,醫生會讓小寶寶在發作後的七至十天,做一次腦電波,
証明給父母看腦子沒有問題。
在醫學上此時只是要分別出少部份長「腦瘤」或是有「癲癇症」的情形。
因為這些少見的病也可以被發燒誘發而發生抽筋的現象。
所以一般而言,父母不必為簡單感冒的發燒而擔心。
寶寶長到三歲以上,這種因為發燒而引起的抽筋就很少了,
到了六歲以上腦細胞的發育己經完成,就不會因為發燒而引起抽筋了。
發燒最主要是一個警訊,通知你身體有地方生病了,
發燒本身還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做用,所以不太高的發燒是不必急著退燒的。
一般人急著退燒的原因是因為發燒時常令人非常不舒服,
例如頭暈、肌肉痠痛、噁心相吐…等等,尤其小寶寶會更不安,
所以父母主觀上就會驚慌。
怎樣的抽筋要考慮到不是發燒所引起呢?
有些人腦子本身有問題,例如有癲癇、先天性的水腦、腦子發育不良,腦部受傷過、
得過腦膜炎…等等,可能在發燒的時候會使腦子已經有的不正常現象特別明顯,
例如:癲癇的患者有一點點發燒就會引起抽筋發作。這些情形之下,
溫度不高的發燒也會引起抽筋,但是這一些抽筋是有潛在疾病的。
這一類抽筋與發高燒引起的抽筋有甚麼不同呢?
一、如果發燒的不高(例如不到攝氏卅八度)也會抽筋。
二、如果抽筋的現象只發生在身體的一側或部份,
例如:只有左手或左腳, 這表示腦子局部有問題,
有其它癲癇、腦瘤之類影響到腦子局部的問題。
三、如果年齡超過六歲時,發燒引起抽筋。
四、如果反覆性的一發燒就抽筋。
發燒時手、腳抖動,是抽筋嗎?
發燒時如果只有手腳發抖,但是身體上大關節沒有不自主的動作,也沒有眼球固定不動,
頸部僵直的現象,意識也清楚,則應該只是發燒引起的冷顫現象,不是抽筋。
抽筋的現象基本上應該會有眼球固定不動,頸部僵直,再加上大關節或是身體的一部份
出現不由自主的抽動或痙攣的現象,抽筋時的意識時常會短暫喪失的。
用口服退燒藥還是用肛肛門塞劑(栓劑)?
國人時常會優先選擇給寶寶用肛門塞劑退燒,而在國外則用的很少,
基本上肛門塞劑是使用在不方便口服及意識不清的患者,
例如嚴重嘔吐、昏迷,其缺點是塞劑容易造成肛門疼痛,大便時亦會疼痛,
甚至於引起腹瀉及反射性肚子痛,因為塞劑在肛門內溶化的時候,
葯的濃度很高,容果刺激該處的腸黏膜,造成紅腫,潰瘍等。
醫學上很多退燒藥都有做成口服劑與塞劑兩種劑型,
如果一樣的劑量(例如都是用阿司匹靈150毫克)無論口服或塞劑其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若家長的感覺不同,則純屬個人心理問題。
當然有的時候用劑量大的塞劑,則會感覺效果快一點,但是得擔心過量的問題。
其它的退燒方法
一、全身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 37℃ 左右)毛巾全身上下搓揉,
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
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注意:千萬勿用冷水或酒精來拭浴,以免在短時間內快降溫,對寶寶不好。
且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寶寶的反應會劇烈,可能會抽搐。
同理亦不宜於幼兒使用冰枕,因為幼兒不易轉動身體而易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冷,
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二、洗熱水澡:理論與前項相同。
三、多喝水:以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的失水。
四、冰枕:現在市面上的軟冰冰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
但是仍不建議用於一歲以上的幼兒。
手腳發冷是發高燒的前奏
生病時,手腳發冷,有的時甚至出現冷顫的現象,家長常會覺得他冷而盡量給他多穿衣服,
殊不知這種現象是發高燒的前期現象,這是一種反射性的血管收縮,所以手腳冰泠。
若不處理大約半小時到一小時後,常會出現攝氏三十九度或四十度以上的高燒。
處理的方法如下:
(1)用沖或泡溫水澡,可以將不平衡的體溫立刻調整平衡,同時有降溫作用。
(2)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吃退燒藥,口服退燒藥後大約也是半小時到一小時後才有效,
此時剛好把迅速升高的體溫降下來,不要只一眛的加衣服,
反而會形成體溫散不掉的惡性循環。
最常造成寶寶發燒的三大原因: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發燒的原因很多,各種感染都會發燒,感冒雖然最常見,
但是其它部位的感染一樣會有發燒的現象,例如腦炎、中耳炎、肺炎…等等。
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燒的時候沒有別的感冒症狀存在,
不咳嗽,也沒有流鼻涕、鼻塞,喉嚨也不痛時,就要考慮到是不是不是感冒?
有沒有它症狀或不舒服存在?
例如:如果同時有嘔吐,頸部僵直時,就要考慮是否得到腦炎、腦膜炎;
如果發現小便的量太少、顏色不對,就要考慮是否有小便發炎。
小朋友最常見的三種最常造成發燒的疾病是:感冒、中耳炎、與泌尿道感染。
有時候在感冒的同時也會合併有其它地方的感染,
不能只注意到感冒而忽視了其它的併發症。
例如:最常見的是中耳炎。所以在醫學上做檢查的時候,用耳鏡檢查耳朵是標準動作之一,
其意義就是怕同時有可中耳炎的存在,但是外表的症狀還不明顯。
最常造成中耳炎的原因是感冒的細菌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
醫學上稱之為上行性感染。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
但是大部份由外表是看不到甚麼不正常的。
此外,很重要的另一個疾病就是泌尿道感染,這也是最常引起寶寶發燒的三大疾病之一。
泌尿道感染包括在尿道、膀胱以及腎臟的任何一部份發炎。
平均每一千位小朋友中有1.4位至2位有泌尿道感染,
年齡愈小,小男生比較多,大約一歲以後,女生比較多。
所以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
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於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
小的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
所以非常容易誤診。
一般性的小便發炎基本上要連續服葯兩個星期才能完全恢復,
比較複雜的還要反覆驗尿確定。
中耳炎的治療也是要至少兩個星期,這兩種疾病千萬不要太早停葯,
因為有的時候表面上不發燒了只是表示症狀好了一部份,
剩餘在裡面的細菌還沒有完全根除,太早停葯容易復發、出現併發症或軟轉為慢性。
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上發育畸型,
例如腎臟的型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則要要用手術治療。
如果發燒時沒有合併任何咳嗽、鼻涕等感冒症狀:
如果在忽然發燒的時候,小朋友並沒有任何像是感冒的徵候,則有可能是:
一、感冒早期,其它症狀還沒不明顯。
二、要考慮到有感冒以外的其它疾病引起發燒,例如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腦炎…等等。
以上這些疾病有時候會出現標準症狀,
例如:中耳炎會耳朵痛,腦炎會嗜睡、不安,腸胃炎會有嘔吐、腹瀉。
但是也有可能這些症狀還不明顯,外表沒有表現出來。
如果有以上的標準症狀,不論是家長或醫生都很容易有明確的處理方向,就不會太慌亂。
如果沒有任何可以辯識的合併症狀,單純的只有發燒現象時,
建議家長的處理原則是:若小寶寶除了發燒之外,其它方面都還正常,包括吃奶的量正常,
睡的還平穩,玩的也正常,沒有特別的吵鬧不安、或是變得特別安靜的時候:
大致上這個小寶寶(或小朋友)是沒有甚麼立即性的嚴重疾病,可以從容檢查。
若是去看病,我們會建議不必去看急診,看一般的門診就夠了。
在醫院急診室值班的時候,時常會教同時值班的資淺醫師,
如果家長著急帶著突然發高燒的小朋友來看病,
此時,若小朋友竟然還玩的很高興好像沒事一樣,這一種情形應該不是重病。
相對的,如果發燒的溫度不高,但是小朋友看來精神體力很差,
可能這時候的病情要比前面發高燒的小朋友的情形還要嚴重。
所以,生病的病情是否嚴重是要看一個人的整體情形,
而不是只以溫度的高低為唯一標準。
文/呂適存 小兒科醫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