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後回媽咪家~~


安媽 : 安安出現尿布疹 / 便量少帶稀狀 / 食量正常 / 早上 6 點就起床...


媽咪先摸摸安安的肚子- 沒有硬便感     聽聽安安肚子的蠕動聲 ok !!


看安安的臉色無光澤感覺疲倦樣~~ 打呵欠揉眼睛


發現安安脖子內摺處出現嚴重的小疹子 


處理過程 :


1-先為安安按摩臉部消水腫=>給杯水


2-觀察安安用早餐 - 安安開心吃光光 " 好吃 !! "


3-洗淨安安的臉 . 頸部 / 洗淨小屁股


4-讓安安光著屁股 15 ~ 20 分鐘乾燥    ( 尿布疹的處理 )


5-頸部塗抹 * 護膚霜 * 潤滑不引起孩子的搔癢  ( 防手抓破皮的危險 )


6-力道輕輕的運用刮痧方式   觀察孩子的反應是否舒服


7-給一杯純黑糖水去熱解毒   補充水份盡快排尿


後記 : 經過好好睡覺休息安安就恢復以往的活力


           到晚上詢問安媽可能是在嘉義悶熱不通風時* 熱到 *


建議家長 :


1-天熱帶孩子外出攜帶


   a .內裝紗布巾的盒子 / 袋子 - 能沾沾冰塊水冷卻臉部 . 手 . 腳和後頸部


   b .更換的棉質衣褲數套


   c .健保卡


   d .鹽巴 - 當下孩子無法補充電解水時    臨時在水杯 / 果汁內加微量的鹽巴


2-天氣是濕熱型   請待在除濕過的房間 / 適度冷氣的空間內以免孩子因高濕氣不舒服


    加上近夜時氣候改成冷涼   孩子會因為溫差大出現 :


    便祕 / 腹瀉 . 皮膚出疹 . 感冒症狀......等


-----------------------------------------------------------------------------------------------------------------------------------------


**中暑處理    資料分享**


體外冷卻 :


若有疑似中暑症狀,要儘快將病人移至涼爽的環境,進行體外冷卻,
如放置冰袋 .  冰水於頸部、腋下、腹股溝,持續以風扇送風等,
並迅速送至醫院治療,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中暑預防 :


1. 適時補充足夠水份。
2. 給予適量之鹽水
3. 穿著易散熱服裝。


-------------------------------------------------------------------------------------------------------------------------------


中暑 :  高熱型中暑 /  衰竭型中暑 /  痙攣型中暑



**熱中暑


◎病因


乃人體受高溫及陽光之直接照射,使體溫調節機能失常而發生排汗困難,
復以外界氣溫太高而身體無法散發,因而體溫急遽上升。
如長時間曝露於高溫之日光下,可引起腦膜高度充血
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失去了體溫調節作用。


好發於老年人、有呼吸或心臟問題者和酒癮症患者


◎症狀


患者感覺燠熱難受,體溫升高(往往超過四十度),皮膚潮紅但乾燥無汗,
繼而意識模糊、頭暈虛弱、畏光、噁心嘔吐、血壓降低、脈搏快而弱、
終至昏迷(可於數小時內致死)。


◎處理法


1.迅速將患者移往蔭涼而通風之處所,放低頭部


2.解除其負荷,鬆開衣服,全身淋以冷水(或用冰塊擦澡),直至患者甦醒為止。


3.水浴時,同時強力按摩四肢,以防止毛細血管流血滯積,並促使散熱加速


4.如發現患者呼吸困難,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5.患者清醒後,應請醫官或送至附近醫療機構檢診以利作進一步之治療。


6.供給水份(患者意識清醒才可經口給予水份,否則應經由點滴給予)


◎預防


1.適時補充足夠水份。
2.穿著易散熱服裝。


-------------------------------------------------------------------------------------------------------------------------
 
**熱衰竭


◎病因


乃因處於高溫環境中,身體為適應散熱之需要,皮膚毛細血管擴張,
因而使血管舒縮調節受阻,心搏出量減少,
終至影響整個心臟血管系統之循環而陷於衰竭。


多發生在消防隊員、建築工人或船嗚工人較多,


◎症狀


初期有頭暈並有心跳感覺,繼有噁心、嘔吐及暈厥、頭痛、煩躁等。
皮膚潮濕而寒冷、呼吸淺微,體溫低於正常及瞳孔散大。


◎處理及預防  : 與高熱者同。
 
**熱痙攣


◎病因


乃因暴露於熱環境下,身體所散發之汗液中之鹽份損耗過多所致。


多發生於運動員 --濕熱的環境下從事劇烈的運動,並且大量的飲用水份
因為大量的流汗而使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


◎症狀


主為各部骨骼肌肉發生疼痛性收縮,皮膚潮濕寒冷全身抽搐、體溫正常或稍增高。


◎處理及預防


1.立即給予適量之鹽水。
2.不能飲用或意識不清者,可行生理食鹽水靜脈灌注。
3.其他與高熱型同。 


------------------------------------------------------------------------------------------------------------------------------------



中暑的救星—刮痧


**刮痧療法原理


痧的判斷 :


病人中暑症狀外,可將右手中指彎曲,在病人胸部皮膚上劃一下,
如有明顯的紫紅色隆起的劃痕,就說明有’痧’
使用刮痧方法就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刮痧的力道 輕是「補」、強刺激則是「洩」,
 循氣血走向是「補」、逆經絡而走的也屬 「洩」的一種方式,
不知體質或狀況的話,就保持力道平均「平補平洩」 ,
刮痧是 在身體表面特定部位,反覆進行物理刺激—「刮」 ,
造成皮膚表面「出痧」,藉由「出痧」來刺激體表經絡,疏散體內瘀積的氣血。


**刮痧醫療處理


1. 刮痧部位用毛巾擦乾淨或以 75﹪酒精消毒。


2. 刮痧板鈍緣與皮膚接觸,呈 45度角。


3.刮向同一個方向,不可來回刮


   逆經絡方向刮,一般原則頭部、背部、四肢、
   臉部、胸部是由內而外刮,腹部是由上而下刮


4.刮的部位也是有順序的,一般先刮頭頸部,再刮他處,
   依序為頭部、背部、胸腹部、四肢和關節


   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順著刮,用力均勻,
   每次刮5~6遍或皮膚出現紫紅色刮痕為止


5.一邊刮要不時沾一些介質潤滑。


6.一般每個部位刮20次左右,總時間20-25分鐘為宜。



**刮痧注意事項


1. 女性的面部忌用大面積強力的刮。


2. 刮痧要在空氣清新、通風的場所。


3. 刮完痧後,先用乾淨毛巾把皮膚上的油和汗水擦乾淨,
    再喝一杯溫開水、稍微休息一下。


4. 被刮的人明顯感到不舒服,最好馬上停止,讓病人坐下或平臥休息,
    喝些溫開水,必要時送醫治療。


5. 老人、小孩皮膚較脆弱,力道需放輕,也要特別注意被刮者的反應。


6. 正常情況下,健康的年輕者「出痧」約 2-3小時就會褪去,最慢一天內,
    年紀大、病重者,2-3天就消失,
    使勁亂刮則一、兩個星期都無法消褪,並不是病重導致的。


多數病人刮後就可以感到頭腦清醒。
但如病情較重或刮痧無效,則應及早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穴位按摩


輕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內關五穴,
以單手拇指或雙手指順該穴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在該穴位上掐壓,
緩慢疏推和點按穴位,反復進行3~5分鐘,


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陽陵泉、少衝五穴,以點掐、
按壓為主,每穴點掐、按壓3~5分鐘。



**不適合刮痧者


•  身體過瘦者。


•  皮膚失去彈力、破皮有傷口者 。


•  水腫者 。


•  血友病或有出血傾向者。


•  心臟病患者。


•  月經期與 妊娠婦女的腹部


•  空腹時


•  危重病症者。


•  對刮痧恐懼或過敏者。


•  傳染性皮膚病者,如癤腫、癰瘡、疤痕、潰爛。


•  糖尿病足者。


----------------------------------------------------------------------------------------------------------------------------------------
< 新聞 > 中暑刮痧 非人人適合


全台高溫持續,超過35度的高溫,讓人熱到中暑,輕微的中暑,
民眾習慣刮痧緩解身體不適;不過,中醫師提醒民眾,
體質虛弱、疲勞、皮膚有傷口、扭傷、過敏、酒醉者,
甚至是孕婦的腰腹部,都不適合刮痧。


彰濱秀傳醫院中醫部主任呂友文表示,依照中醫的理論,夏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
人體皮膚毛孔張開使汗液排出,調節體溫,才能適應暑熱的溫度,
此時,若人體體溫調節適應不過來,就很容易發生中暑。


呂友文指出,中暑症狀輕重,依體質有差異,輕度中暑,可以透過刮痧的物理原理緩解不適,
民眾可用刮痧板,在皮膚塗上水、嬰兒油、萬金油或清涼膏等,
輕輕由脖子順著肩膀側刮,或由上往下同一個方向刮,不需用力刮避免傷及皮膚表面。


呂友文建議民眾,大熱天要多補充水份,身體感覺不舒服宜就醫治療。


在飲食上可多吃清熱利尿的食物,如蘆筍、小黃瓜、苦瓜、西瓜、綠豆湯、薏仁湯等,
以此紓解暑熱引起的疲倦現象。


另外,彰濱秀傳醫院家醫科醫師吳東倫表示,民眾在大太陽底下曝曬過久,
容易引起熱疲勞等輕微熱中暑現象,病患陳述昏昏欲睡、頭痛、全身發熱、想睡卻睡不著,
以及血管擴張、肌肉緊繃引起的全身痠痛,也有人會有嘴巴乾、皮膚乾等,
誤以為是感冒,其實是中暑了。


吳東倫指出,嚴重中暑,可能導致休克與熱衰竭,甚至致命,民眾不能掉以輕心。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0-07-12 06:00 調整字級:     記者張聰秋/鹿港報導



---------------------------------------------------------------------------------------------------------------------------------------


  CDC:炎夏保健 首重多喝水


中央社 2010.07.08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統計顯示,過去24年間死於高溫過熱的美國民眾,
遠超過地震、颶風、雷擊、淹水、龍捲風等天災死亡人數總合,因此炎夏要特別注意保健。


近幾天,美國東西兩岸部份城市溫度飆高,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也對西北岸的華盛頓州與俄勒岡州發出高溫特報(heat advisory)指出,
部份地區直到這個週末都出現華氏100度(約攝氏37.78度)的高溫。


CDC呼籲民眾在炎夏當中要特別注意保健之道,具體作法首先是多喝水。


在炎熱環境下,不管身體是靜態或在運動,都要注意補充水份,
而且不要等到覺得渴了才喝水,最好每小時就喝2杯到4杯
(大約16盎司到32盎司/480cc 至960cc)的涼水。


CDC也指出,不要喝含有酒精的飲料,也不要喝含有大量糖份的飲料,
否則將會導致體液流失,同時,也不要喝太冰的飲料,因為可能導致胃疼。


如果流汗過多,將會帶走人體中的鹽份與礦物質,
因此CDC建議民眾如果必須做運動的話,每小時要補充2杯到4杯不含酒精的涼飲,
運動飲料也能補充人體流失的鹽份與礦物質。


從年齡層分析,CDC指出,嬰兒以及4歲以下幼童對於高溫較為敏感,
大人必須特別注意嬰幼兒所處環境的溫度,並且提供充足的水份。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則是對於氣溫變化的反應較差,
而且身體對於因應高溫所帶來的壓力反應能力也較不足。
體重過重的人因為人體較容易傾向於保留溫度,因此也較容易中暑。


 


< 新聞 > 醫師 : 整天吹冷氣也會中暑


中廣/彭清仁報導 2010/07/08


最近全台接連出現高溫,的確讓不少民眾感覺熱斃了!不少人也不管什麼節能減碳,
如果不是必要,都待在房內吹冷氣。不過中醫師還是提醒民眾,天氣太熱吃不消,
如果一直待在冷氣房,或是進出冷氣房,會讓毛細孔喪失排熱功能,就算一直待在冷氣房內,
也是會出現頭昏腦脹、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和胸悶等中暑現象。


最近的天氣只能以「熱斃了」來形容!每天全台各地白天的氣溫都在攝氏卅四度以上,
不但冰品和冷飲店業績直線上升,冷氣機的裝機率和電扇的銷路也跟著上揚,
不少民眾不諱言的指出,天氣熱的頭昏腦脹,管他什麼節能減碳,先涼快再說。


不過中醫師彭姵綸指出,氣溫飆高,民眾流汗後馬上進入冷氣房,會使得毛細孔急速收縮,
導致體內高熱無法藉由發汗排出,就會出現中暑情形,要消除中暑可利用刮痧或拔罐方式,
也可採用清暑益氣湯或綠豆湯來達到消暑的效果。
這段期間,不少民眾紛紛出現胸悶、容易疲倦,睡得再飽也出現眼角張不開下垂的症狀,
這些都是中暑的症狀,不要以為整天吹冷氣,不在大太陽下曝曬就不會中暑!


中醫師也建議民眾,天氣熱多補充水份是正確的,但如果一味的喝冷飲或是吃冰,
站而中醫的角度,冰品和冷飲,都是降低體內器官的溫度,反而是熱底的食物,
對身體健康並不好。


當然站在西醫的立場,中暑依嚴重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及熱昏厥,
如果中暑情況危及,一定要趕緊送醫,刮痧和拔罐都會喪失救治的黃金時間。


 


< 新聞 > 突然鑽冷房 小心!心肌梗塞


【聯合報╱詹建富、游振昇、劉星君、何炯榮、簡慧珍/連線報導】2010.07.08


炎炎夏日,各地有如火爐,讓人只想鑽進冷氣房。但醫師提醒,如果經常出入冷氣房;
一旦室內、外的溫差超過攝氏七度以上,體能較差的老人或氣喘病童,
就可能出現「冷氣症候群」,不是連打噴嚏,就是四肢無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連日治療幾名心肌梗塞急診病人,他們因高溫室外跑進冷氣房避暑,
一時無法適應溫度,胸悶、胸痛昏倒。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夏建勳解釋,
許多人由屋外鑽進冷氣房裡後,猛灌一大杯冰水,因室內外溫度相差十度以上,
對心臟疾病患者非常危險。


他表示,由高溫室外一下子進到冷氣房,易造成心臟血管剝離;
加上進冷氣房前大量流汗,沒補充水分,血液變得黏稠,促發心肌梗塞,
建議民眾進冷氣房先做暖身運動再坐下。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姚建安指出,一般人由高溫環境驟然進到有冷氣的低溫環境,
都會感到暑熱全消;但體能較差或對氣溫較敏感的患者,若處於忽冷忽熱環境,
即會感到身體極度不適,有的老人家因瞬間血壓上下,而頭暈,
也有人因微血管快速收縮及肌肉緊繃,瞬間感到頭痛。


此外,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免疫科主任徐世達也說,天氣燠熱,
許多人進出冷氣房過於頻繁,因而誘發氣喘或鼻過敏反應。
也有的家長因擔心小朋友吹冷氣,對身體不好;
沒想到反而因天氣太熱流汗多,加劇異位性皮膚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珍愛寶貝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